中越边境猫耳洞,我军士兵为防越军监听,发明了一种语系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9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,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立的语系,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,一些语言慢慢的消失或者是被同化。

不过,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,我军驻守在猫耳洞里的战士却是自成语系,虽然他们说的同样是中国话,但是有一些语言在外人听来,直接就是一脸懵,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。猫耳洞的语系主要就是由三大部分组成:酒令、外号和黑话。

酒这种东西在中国流传久远,在发展的过程中,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酒令,实际上就是相互劝酒用的,或者是增加喝酒的乐趣。那时部队也有严格的禁酒令,不过这些战士日日夜夜的驻守在这里,偶尔还是需要喝一小口缓解一下疲劳的,而这个时候酒令就派上用场了。

不过一群战士在喝酒的时候,忌讳“七”字,不能说七,只能说拐。遇到七的倍数,也只能说拐乘拐。猫耳洞忌讳“七”是有原因的,因为连续几个部队换防的部队番号都带着七,每月逢七的时候,越军总会有动作,所以我军战士就觉得七不吉利。

外号这种东西虽然在内地也有人叫,不过肯定不及猫耳洞。在猫耳洞里,人人都有外号,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。时间叫长了,点名的时候直接叫名字,往往都会愣住了,完全不习惯。

战士们偶尔也会拿别人的外号开玩笑。B团一连的三班长李广才外号蚂蟥。因为猫耳洞里蚂蟥较多,当有战士被蚂蟥咬了,战士们就会问他,你的部下是不是放假了,怎么到处跑。听到这些,李广才也不生气,而是继续开着玩笑。

黑话的形成就是因为越军了。因为有些时候电话会被越军监听,所以我军各连队就用一些其他的语言来代替某种事物。因为对于这件事情,上级是没有明确规定的,所以猫耳洞里的黑话基本都是约定俗成的。

这样做虽然防止了越军的监听,不过同样给一些新上去的战士造成了困扰,因为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。猫耳洞的语系真的是有个性,把自己人都弄懵圈了,更何况是越军战士了。不过细细想来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。(配图均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相关场景,摘自网络,与文无关,如有侵权请联系运营人员删除)

越军猫耳洞李广战士语系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扫码玩赛车群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